青秀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城市文明之悲与乡村道
TUhjnbcbe - 2022/6/18 15:58:00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的作家方方发表于年的中篇小说。小说以农村男孩涂自强的生活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乡下中学时代、武汉大学时代,以及毕业后工作的经历。小说以涂自强患肺癌而死、其母投身寺庙为结尾。

在这篇小说中,涂自强作为一个具有典型乡村气质的乡村之子的形象,在与城市文明的碰撞中展现出以物质为主的种种矛盾,但同时,作者也没有完全将乡村置于伊甸园的位置,而是通过涂自强道德与事业上的抉择,把乡村淳朴的伦理道德提到讨论空间中。

一、何为个人悲伤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正如其名,讲述了涂自强这个大学之前淳朴的乡村孩童,毕业后成为整日奔波的“社畜”,终因长期劳累而死的悲剧故事。但作者想要阐述的“个人”悲伤在哪儿呢?

贫穷是造成涂自强悲伤的主要原因。显而易见,涂自强患病的直接原因是过度加班,无钱治病、走投无路等死则要归结于贫穷。纵观全文,结束高中生活直到死亡,涂自强一直与贫穷作斗争。他先是帮母亲忙农活,前往武汉的路上,他边走边赚钱,先后为途中几位劳动者做工来攒学费,拿着“零碎”“被汗水打湿”的纸币交给老师。大学生活里,他不仅每天在食堂打工,还在节假日去做家教赚学费。在消费上,涂自强对自己极尽吝啬,自觉放弃爱情,也因不舍两百块的路费选择假期留校,甚至过年都不回家。毕业后,涂自强辗转多个工作岗位,无非在为钱忙碌。

作者并非在批评贫穷,因为对先天条件进行道德判断毫无意义。出身贫寒并非涂自强的选择。悲剧之处在于涂自强对贫穷的对抗统统无济于事,贫穷就像一道汹涌向前的海浪,涂自强虽能通过个人的努力暂时逃离被湮灭的命运,但海浪只偃旗息鼓,实则永不消失。

除了努力的无济于事,涂自强悲剧的个人性和宿命性通过社会人士的善意放大了。在这部小说中,涂自强接触过的几乎所有人都心底淳朴,对穷人满怀善意。大学路上遇到的农民工、司机,大学的老师、食堂师傅热心帮助他。与他同寝的富二代室友,虽生活奢侈骄纵,却打心底里敬佩涂自强的为人:赵同学送他电脑,李同学送他手机。毕业之后,只有一个卷款跑路的老板真算得上坏人他留下的讯息又说“很抱歉。我因受人威胁,不得已提前离开。对不起各位。欠大家的钱,将来我设法归还。”事出有因,他并非十恶不赦的恶人形象。

人性之美与涂自强的悲惨境遇形成着矛盾的张力。一种其乐融融的人际环境之下,在性格和能力上几乎完美的涂自强却时时刻刻为生存奔波、痛苦着。“月光好与不好,都与我没有什么关系”是涂自强对于世界以及一切享乐行径的态度和真实的处境。这种极度反差带来的张力之下,倒逼出涂自强悲剧的真实原因——城市文明下社会秩序性的冷漠。

涂自强本有三次改变人生的机会,第一次是考取研究生。涂自强经过了充分的备考,导师也予以肯定:“只要你的分数过线,我一定招你。”结果涂自强的父亲突然去世,他匆忙回乡见父亲最后一面,导致错过研究生考试。第二次是老板卷款潜逃,老家旧房被大雪压塌,母亲接到城里,加重涂自强的经济负担。第三次,母亲走失,涂自强丢下工作客户,从千里迢迢的外城回到武汉,也因此丢了工作。三次意外,只有第二次起到了推动情景转换、加快情节节奏的作用。剩下两次看似符合社会秩序,实则经不起道德考量:研究生考试为什么不能设立补考?影响公司效益者被开除是理所应当的吗?这一切都导向一个疑问:道德和维持公正的秩序的碰撞中,秩序绝对正义吗?

文中还有许多被社会默认的潜规则在涂自强之死上起着微妙的推动作用。在毕业后刚去找工作的时候,“现在用人单位派头都很大。武汉的大学生太多,走到街道口,满街都是他们。我们招人学历至少是研究生。你一个本科,又不是武大、华科的,不容易找事”,血淋淋的学历鄙视直接把涂自强推向考研的道路。但谁又能否认这种社会达尔文其实大受欢迎呢?其背后的逻辑实则是一种“工具理性”:把人当成了学历的附属,将人看作工具并予以“质”或“量”的评定,而不是把人看做人。

不仅是经济关系,感情上也呈现出令人惊悚的工具理性思维。涂自强谈到爱情时,对自身的贫寒家境很不认命,“我年轻,难道以后挣不到?再说了,一起打拼的爱情才更可贵呀”。他相信爱情建立在感情而非物质上。然而在场的男男女女,都自然而然对他的单纯报以调侃态度:“都是想找有钱的主过舒服日子,没人会跟你一起打拼到等你有钱的时候。这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指望有爱情?”一群正值情感最充沛年华的男女,竟然对爱情的理解全然建立在金钱和物质上,丧失了所有对浪漫的想象,仅仅把恋爱对象作为保证生存质量的工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情的沦丧。这种感情观在涂自强的大学室友和同出身乡村的女性身上也都有流露。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不完全是个人的。整本书里,涂自强都乐观、勤劳、善良,对所有人充满感恩。他带有出身农村的些许自卑,同时十分自尊自爱,不食嗟来之食。面对命运,从不怨天尤人。他把苦难当作命运,却从未屈从于此。就算海归的赵同学一个月的工资抵他大半年,涂自强也只是感慨“上天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世界吧。而给他的就是那样的”,然后继续闷头做事,用劳动维持生存。悲剧是美的毁灭,涂自强的毁灭看似“无缘无故”,实则整个城市秩序的冷漠都是凶手。作者安排涂自强留下的遗书,将微妙的讽刺推向了极致“涂自强的文字一如他往常的平静,并不像一个赴死的人在作最后留言。只是最后一段,他写了一句‘这只是我的个人悲伤’。”接着作者借赵同学之口,完成对涂自强一生高度悲剧性的概括:“他想起他这个一直在闷头努力的同学。他从未松懈,却也从未得到。”

全文没有直接批判社会,但最辛辣的讥嘲和涂自强崇高的平民形象就在这句话里完成了。

二、孝道与生存的矛盾

前文谈到涂自强人生的三次意外:第一,父亲去世导致错过研究生考试;第二,接母亲进城,增加生活成本;第三,寻找迷路母亲导致涂自强被辞退。

这三次打击在情理之中,但细想之下,并非没有破解之法:

父亲左右去世了,那么最后一面见与不见,有什么意义?

老宅倒塌,总归有些乡里乡亲可以依靠,在城里打拼几年为母亲重新盖屋不也是一条路?

母亲不是小孩,就算迷路了也能照顾好自己。

可见,如过涂自强一开始就抛掉身上与物质现实相比单纯到愚蠢的孝道,拿着研究生毕业证的他,绝不会就为了一个月六百块的生活费整日辛劳。或者,如果没有当机立断地丢下重要客户回到武汉,涂自强很可能会继续升值加薪,而不是因此失去工作。

作者没有设立明显的城乡道德矛盾,但母亲的形象在后半篇文本中被设计成一个纯粹的拖油瓶。也许作者无意于此,但这其中已经不经意流露出作者自身的情感导向,即把涂自强推向悲剧命运的恰恰是仿若同伴的母亲。母亲是涂自强乡村出身的附带品,她喜欢城市的香火气息,始终秉持农村淳朴的自爱自尊,不肯伺候别人,不懂得变通,缺乏圆滑的处世情商,导致在菜馆里与顾客争吵,并且三番屡次让儿子下不来台。甚至在文末,涂自强已知自己大限不多,想要把母亲送回乡下时,她的一句“你该不是嫌我了吧”让对话戛然而止。

母亲固然不是反面形象,她的直率出自乡村生活的淳朴,对儿子的依赖是丈夫去世的情感转移。但她的性情和“水土不服”却是乡村伦理观的象征,与纠缠涂自强到死的贫穷同处一脉。乡村环境下,母亲的“落后”思维是必然产物,涂自强对家人的重视同样不可避免。两者交融,为涂自强之死提供推力,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塑造了城乡观念的二元对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城市文明之悲与乡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