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肺癌癌症的頭號殺手,不煙酒持續咳嗽
TUhjnbcbe - 2022/5/21 19:00:00

別以為不煙不酒便跟肺癌絕緣,事實上不少患者也是生活健康之人。

亞洲癌症研究與教育聯盟副主席蔡添成醫生指,不少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到晚期,通常治療結果較差,若能及早在第一期發現肺癌,便能顯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但坊間普遍對肺癌篩查缺乏認知及理解,遠不及腸癌、子宮頸癌篩查普及。

肺癌,至今仍是香港頭號癌症殺手,在年便有超過4,人因而死亡,即每4名因癌症死亡的病人,便有一位是肺癌患者。

蔡添成醫生指,肺癌在早期通常沒有症狀,主要是咳嗽、氣促、聲沙、疲倦、食慾不振等,很容易被忽略,待確診時很多已達晚期,治療結果較差。現時只有約兩成患者能在第一期時確診,他認為若能及早透過肺癌篩查發現,如在第一期時發現,5年存活率可達六至九成,比第四期發現的一成存活率高得多

不少人認為不吸煙,患肺癌的機率較低,就如63歲蘇先生也對患上肺癌震驚不已,直言自己一向不煙不酒、有做運動、生活正常。因此在年突然咳嗽時,只以為是傷風感冒,但看醫生後仍久咳不止,再轉至耳鼻喉專科看診,X光檢查後並無異樣。後來更嚴重至咳出血絲,此時再找另一位耳鼻喉科醫生診症。終在年初,蘇先生發現左邊肺有異常,確診第四期肺癌,而且癌細胞很活躍,已擴散至淋巴和腎上腺

蔡醫生強調吸煙及非吸煙者都有機會罹患肺癌,盡管吸煙率在香港等東亞地區都在下降,但非吸煙人士的肺癌發病率一直穩步上升。「在東亞地區,將近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為非吸煙人士,即每3名肺癌患者中,有一人從不吸煙。」

根據由關注肺癌「呼吸希望」發起的「看透肺事」計劃,早前為探討港人對肺癌及肺癌篩查認知的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肺癌篩查缺乏認知及理解。有三分一的受訪者不知道肺癌可在毫無病徵下透過篩查及早發現,就如蘇先生在確診前亦未曾聽說有肺癌篩查;同時不少人認為當肺部不適或有病徵時,或是在醫護人員要求,才有需要做肺癌篩查。

蔡醫生表示,臨床研究已證實胸部X光篩查不能降低肺癌死亡率。調查結果亦指不少人誤認胸肺X光可有效篩查肺癌,事實上,迄今為止唯一被證明可有效篩查肺癌的臨床檢查方法是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低劑量電腦掃描是一種無創傷檢查方法,可提供比胸部X光檢查更為詳盡的影像,提供更精準數據,能及早檢測出肺癌,使患者可以及早治療。」

全因X光影像只是2D顯示,當腫瘤太細時,X光片未必能呈現出來。低劑量電腦掃描則是3D影像,會對肺部拍攝多張斷層圖像,可檢測至肺部非常小的結節,更容易看出細胞病變。

低劑量電腦掃描過程歷時數分鐘,只需躺在掃瞄儀的檢測台上,將手臂舉起放在頭側,過程中閉氣5至10秒便完成。「在低劑量電腦掃描後,體內沒有殘留輻射,對比傳統CT掃描輻射量低近九成。同時不會影響體內任何金屬部件,包括心臟起搏器和人工關節等。」根據國際醫學研究,低劑量電腦掃描能有效為肺癌高風險人士識別早期肺癌,即使在未有症狀情況之下,同時亦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

肺癌篩查的目的只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增加存活率,蘇先生對此十分贊同。「有些病友發現時是第一期,可以做手術,從此一勞永逸。我是第四期才發現,即使現時癌細胞全滅,但也要一輩子吃標靶藥,藥費絕不便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肺癌癌症的頭號殺手,不煙酒持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