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夫妻无肉不欢双双查出直肠癌”的新闻登上热搜。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在杭州工作的李女士发现自己排便出现异常,出现变细、变粘,后来又出现黑便,去就医被确诊为直肠癌。而在3个月后,李女士的丈夫也被确诊为直肠癌肝转移。
经过医生的咨询,夫妻两没有家族史,主要是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引起,夫妻两人平时都是无肉不欢。而长期高脂肪饮食,容易加重肠道负担,从而诱发肠癌。
肉吃多了容易患上癌症吗
实际上,最近咱们都能看到一些类似“长期吃xxxx,导致患上xxxx”这样的新闻,大概套路就是将某个日常的饮食行为,比如喝可乐、吃外卖等,跟某种疾病(如癌症)刻意将其关联起来。
似乎给人一种---“吃/喝了xxx而得了绝症或死亡”的错误理念,但实际上多数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只是因为吃了某样食物,做了某样事而导致。
当然,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的确会容易增加患癌风险,但至于吃多少、怎么吃来患癌,目前医学界尚未能够得到确切有效的数据。
而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红肉和加工肉类列为了致癌物:
·将加工肉列为1类致癌物,即确定会对人体致癌;
·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即可能会对人体致癌,动物试验证据充分,但对人类致癌证据有限。
红肉和加工肉类是什么
红肉是指在烹饪前呈深红色的肉,如猪马牛羊肉等。与红肉相对应的是白肉,通常指在烹饪前呈白色的肉类,如禽类、鱼类等。虽然一些鱼类的肉呈红色,如金枪鱼,但也是白肉。
加工肉类是指经过盐腌、风干、发酵、熏制或其他处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长保存时间的肉类,如培根、火腿、香肠、牛肉干、腊肉、熏肉等。
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许多研究发现,过多食用加工肉类和红肉,与癌症风险升高之间存在关联,尤其是结直肠癌。比如,据一项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Epidemiology)、涉及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量每增加70g/天,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32%相关;加工肉类摄入量每增加20g/天,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18%相关;红肉摄入量每增加50g/天,与结直肠癌风险升高36%相关。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过多食用加工肉类和红肉,与其他部位的癌风险升高也有关联,如食管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不过,相关证据并不充足,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红肉和加工肉类是如何致癌的
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分析,加工肉类和红肉,可通过多种机制增加癌症风险。之所以红肉可诱发肠癌,主要是红肉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如果过量摄入,可导致肠道内胆汁酸的浓度升高,并导致肠道内的菌群结构被改变,胆汁酸在细菌的作用下所生成的物质有很强的致癌性,可增加肠癌的发病风险。
红肉中还富含铁元素,这一物质可氧化脂类物质,形成烯醛,这一物质进入人体之后,可攻击大肠上皮细胞,增加癌变风险。
加工肉类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多种化学物质或防腐剂,以延长其保质期或提升口感,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这些物质在进入人体后,也会对肠道细胞产生损害,增加癌症风险。
此外,红肉和加工肉类中脂肪含量较高,过多食用可能会导致体重过重,而超重和肥胖是多种癌症的风险因素之一。
三种吃肉方法容易致癌
01
熏肉类食品
北方部分地区以熏肉类食品为特色,其独特的风味广受人们的喜爱。但熏肉类食品早已被健康专家表明,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环芳烃类和甲醇等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增加了人们的患癌几率。
02
煎炸类肉食品
肉类食品经过煎炸过后变得又香又脆,大人小孩都喜欢,尤其是孩子们更是钟爱。可早已表明,油炸类食品是最容易致癌的食品。常吃油炸食品的人中罹患乳腺癌、结直肠癌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03
腌制类肉食品
肉类在腌制过程中为了提炼其风味会放入大量的盐,加工类食品还会加入亚硝酸钠。人们长期食用过多的盐和亚硝酸盐会增加罹患消化道癌症的几率。
吃肉的健康方式
红肉是人类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还能为人体提供许多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锌等。所以,多吃红肉不利健康,不等于不能吃红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年版)》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用畜禽肉40g-75g,优先食用禽肉、瘦肉。而对于加工肉类,则应尽量少吃,能不吃就不吃。
此外,在烹调时,尽量采用蒸、煮、炒的方式,避免烤或炸。这是因为肉类在烤、炸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致癌物,增加患癌风险。总而言之,虽然过多食用红肉,对健康有危害。但适量食用红肉,对健康是有益的。而对于加工肉类,还是要尽量控制少吃。而平时生活中还应当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类食品,健康生活每一天!
专家对接-免费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