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疗方案那么多,应该怎么选?”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肺癌治疗手段增多,从原来的手术、放疗、化疗,到这些年疗效惊艳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新药新方案层出不穷,治疗也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决策和博弈过程。
当患者的生存时间越长,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高,治疗的目的不应该只局限于让患者活着,而应该从治疗方案中得到最大获益。
01
“瘤子”不“刀”而愈
今年40岁的唐唐,是一位随和开朗的女士,光看外表,你很难看出她是一名有6年抗癌经历的中晚期肺癌患者。
唐唐说刚确诊肺癌时,她甚至分不清肿瘤和癌的关系,以为只要把肺部的“瘤子”切掉就好,后面才知道,她身体里的那个肿瘤“太坏”,“转移点”太多,分期也比较晚,手术很可能切不干净。
通过不断地查找文献,咨询多位肺癌专家,加病友群等,唐唐和家人一起成为了“学习型患者”,每一次就诊不同专家,唐唐都会请医生告诉自己,如果选择这种治疗方案,有哪些获益,同时还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及副作用。综合考虑以后,在基因检测发现EGFR突变阳性的情况下,唐唐根据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最终选择了靶向治疗。
如今,唐唐体内的“瘤子”不“刀”而愈,生活中除了每天要定时坚持吃靶向药,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
从唐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治疗方案不仅是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还要考虑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通过首诊制订周密、完善且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学习型患者”,如果你也在为后续治疗方案甚至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而焦虑,那么本次直播就非常值得您去学习。
02
专家直播,助力肺癌患者活得更好
为了帮助更多觅友了解肺癌治疗,得到最佳抗癌疗效,在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觅健肺小凡给觅友们开设了年“肺凡力量”第十七场主题为「肺癌指南更新,为患者全程保驾护航」的科普直播。
本次直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3位肺癌专家:
来自医院肿瘤科的朱春荣医院(东区)肿瘤诊疗中心的谭洁教医院呼吸内科的丁令池教授
直播主题
在本次直播中,朱春荣教授将为觅友们详细探讨最新CACA指南解读主题;谭洁教授将为大家科普如何应对肺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丁令池教授将为大家带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内科治疗相关主题讲解。
直播时间
10月17日15:00-17:00
直播预约
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