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虽然晚期癌症依旧属于难以逾越的医学难题,至今依旧没有能够彻底稳定病情的方法。但针对早期癌症而言,医学上将其控制,并且达到临床治愈并非难事。
即便是死亡率和恶化率都比较高的肺癌,在1期阶段进行治疗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不过,癌症治疗永远不能片面地来看,有的时候细微的差距和缺陷,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隐患。就比如即将分享的2位肺肉瘤样癌患者,他们不同的遭遇值得深思。
而在这之前,不妨了解一下,什么是肺肉瘤样癌:
所谓的“肺肉瘤样癌”,其实是肺非小细胞癌的一种,和常规的肺鳞癌,肺浸润癌等不同,肺肉瘤样癌的突变位置主要集中在上皮细胞和间质层,发病率虽然比较低,临床只有3%左右,但恶变率却高达70%到90%。针对这一疾病,越早发现,在肺肉瘤样癌1期的阶段进行治疗,效果也更好。
首先分享第一个病例:
李先生,男,59岁,被确诊为右下肺肉瘤样癌一期。
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李先生是因为反复咳嗽,加上偶尔咯血的症状,医院进行就诊。在进行胸部增强CT后,显示李先生的右下肺门区域有比较大的占位,并且可见不均匀的强化和肿大,于是推荐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在经过呼吸内科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及组织穿刺活检后发现,李先生罹患非小细胞癌中的肺肉瘤样癌,因不存在胸膜和隔膜浸润的情况,储备判定为肺肉瘤样癌1A期。为此,医生尽快安排了李先生进行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病灶切除后,辅以抗肿瘤药物进行预后治疗,经过一年的复查和调理,李先生的病况恢复得很不错。
从李先生的病例来看,好像肺肉瘤样癌1期的治疗效果还算不错。然而,并非所有的1期症状,都有如此顺利的治疗流程。
分享第二个病例:
王女士,女,47岁,前期确诊为左肺混合毛玻璃结节,后期复查高恶性化肿瘤症状,诊断为左肺肉瘤样癌1期。
和李先生不同,王女士有着吸烟的习惯。研究表明,相较于男性,女性吸烟出现肺部病变的概率更高。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王女士查出左肺位置有1.5cm左右的结节,然而在手术切除的过程中,活检显示楔形癌组织突变,后经低剂量螺旋CT和胸部增强CT检测,确诊为左肺肉瘤样癌1B期。
两者病情看似雷同,但在手术以后,王女士的预后效果却并没有李先生那么好,仅仅过了半年左右,王女士在复查中就发现了复发的苗头,不得不再次接受肺肉瘤样癌的相关治疗。可能有细心的朋友发现,虽然和李先生一样,王女士的肺肉瘤样癌同属于1期,但却属于1B期,这也是二人疗效区别相差的一大原因。
同时肺肉瘤样癌1期,为何一人临床治愈,一人复发?
首先就是1A期和1B期的区别:
虽然王女士和李先生都属于肺肉瘤样癌1期,但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指标中,两者是有明显不同的:
1A期患者的癌症病灶相对轻微且明显,手术后完整切除且切缘呈阴性,预后除了简单辅助治疗以外,定期复查随访即可,复发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而1B期患者则不同,肺肉瘤样癌1B期症状虽然和1A期相类似,但却也存在一定的高危因素,例如血管侵犯,脏层胸膜受累,以及低分化的情况,这些症状无疑会增加复发的概率。
王女士存在长期吸烟史:
根据医生对两者病情的了解得知,李先生没有吸烟的嗜好,而王女士存在长期吸烟史。临床数据表明,吸烟是造成肺肉瘤样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虽然通过手术切除病灶,但如果在预后依旧养成了吸烟的习惯,烟毒诱发癌细胞复发的概率也会更高。
由此可见,之所以两者都是肺肉瘤样癌1期,但治疗结果大不相同,一是因为高危因素的缘故;二是因为王女士预后依旧养成了吸烟的恶习。这也提醒广大肺癌患者,手术成功并非“免死金牌”,只有积极配合做好预后辅助治疗,才能更进一步地稳定病情。
另外,肺肉瘤样癌属于非小细胞癌的一种,恶化速度要比寻常的肺癌更快,除了定期复查,对于早期可能出现复发症状,也要保持高度警惕。
2种肺肉瘤样癌复发症状,患者要提前了解,敲响警钟
长期咳嗽:普通的咳嗽症状往往会在短期内恢复,但肺癌并不会自愈,引起的咳嗽症状会持续加重,如果咳嗽久治不愈,患者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复发症状。
身体酸胀疼痛:在手术以后,肺癌患者身体普遍偏弱,当营养流失的时候,身体也会对此非常敏感。因此在术后调理的时间里,如果存在例如明显酸胀疼痛的情况,不排除癌细胞重新出现掠夺身体养分,及时复查治疗。
综上所述,虽然早期肺癌的治疗受益显著。但根据细化分期不同,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发风险,做好术后干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改正恶习积极调理,才是完整的癌症康复流程。吸取上述2种病例经验,患者积极参考且用于自身,对于肺癌病情的恢复,也能产生一定的帮助。
参考资料:
[1]周正荣,李国栋,杨文涛,等.肺肉瘤样癌的影像和病理分析[J].放射学实践,,21(4):3.
[1]彭泽华,赵世煜,白林,等.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J].医学影像学杂志,,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