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个人同时得三种癌是什么感受?
50多岁的杭州中年男子老陈正在经历这样的生活。年,他因为长时间声音嘶哑、吞咽有异物感,医院一检查才发现,自己患上了下咽癌和食管癌。
同时得两种癌,让老陈吃尽了化疗的苦头。好在,苦头没白吃,漫长的放化疗完成后,老陈发现效果不错,两种癌都被控制住了。
但舒心日子没过多久,在年的一次复查中,他发现自己居然又得了原发性肺癌,大量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无声提示着他,这已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此前的长期化疗,已经让他的身体很难再次承受化疗。可不化疗,他的生命就只能以月来计算。
在这场生死竞速里,无论选哪一个赛道,都让老陈犯难。找到中国科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主任范云教授时,老陈满脸愁容。
“我们给他测的PD-L1表达是80%,大家讨论后认为,老陈可以试试用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这是一种PD-1抑制剂,被称为肿瘤免疫治疗。对于PD-L1表达大于等于50%的病人,PD-1可以单药使用,而如果PD-L1表达不高甚至不表达,则可以选择PD-1联合化疗使用。”范云教授告诉记者,非小细胞肺癌有两类人群,这两类人群的治疗不太重叠。一类人群可以用靶向治疗,而另一类人群以往就只能用化疗。她建议老陈的免疫治疗,则是近年来获批上市的新疗法,目前已累计获批4个适应证。
一开始,免疫治疗仅是作为肿瘤治疗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病人试尽各种治疗手段后才会使用。随着医学界发现PD-1对于不适合靶向治疗人群的明显治疗效果后,这也越来越成为该类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案。
范云教授告诉记者,像老陈这样的病例,如果采用化疗,以往的5年生存只有5%,相当于个病人里也有5个病人可以活够5年,可谓凤毛麟角。但如果发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后尽早采用免疫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23.2%,PD-L1高表达三年生存率更达43.7%。数据的背后是能有更多的家庭将在这场与病魔的博弈中,留住了至亲。
在和范云教授仔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几种治疗方案后,老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单药使用。“化疗实在太痛苦了,我就想过上普通正常人的生活。”这几个月,老陈的这句话一直在范云心头萦绕。
每次老陈来复查,她都会问问他的近期生活状况。“挺为他高兴的,胸水少了,肿瘤也缩小了。”范云教授说,目前,老陈正在进行第三个疗程的治疗。医院打一针抑制剂,他的日常生活跟常人一样平静。
最近,在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医院院长马胜林等医学界大咖云集的默沙东肿瘤高峰论坛上,范云分享了老陈的故事。
治病,是一场人类与死神的抗争。创新药,则是这场抗争中人类所能加持的兵器。作为肺癌大国,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而这其中,晚期肺癌要占肺癌的三分之一。老陈只是大量晚期肺癌病人的一个缩影。范云教授希望,他的治疗经历能让更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