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肿瘤诊疗研究者荟萃一堂的WCLC世界肺癌大会年会,已于9月14日落下帷幕。由于各种原因,今年大会仍采用了远程探讨的方式,但这并不影响全球六七千位专家参与分享最新最靓的肺癌诊疗研究数据。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晚期阶段,以及小细胞肺癌(SCLC)的广泛期阶段,一直以来都是肺癌中的难治类型。近年来,得益于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快速发展以及联合疗法的推广,有部分患者显著延长了生存期,不过临床需求缺口仍然很大。
(图一:肺癌领域,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选择因素)
本届WCLC大会中,有些药物表现出了突出凡品的治疗特性,更有机会挽救生命。比如说基石药业的普吉华和舒格利单抗,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单抗,礼来的塞尔帕替尼,辉瑞的劳拉替尼等等。它们在不同的细分适应症领域各有精彩演出。
广泛期SCLC领域
广泛期SCLC的治疗曾经多年没有进展。度伐利尤单抗一鸣惊人,于20年3月在美国获批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又于今年7月在中国获批相同适应症,30年来首次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2.7个月,开创广泛期SCLC免疫疗法先河。
本次大会,有一项MINI口头报告是关于两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纳武单抗和伊匹木单抗,以及多靶点的靶向药物尼达尼布,三药联用,二线治疗广泛期SCLC。该研究纳入病人数20,疾病控制率(DCR)显示为61%,总生存期中位数达到7.7个月。这对于使用过免疫疗法但出现耐药的广泛期SCLC病人可能成为非常宝贵的治疗策略。
早中期NSCLC领域
早中期NSCLC治疗一直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本次大会,有多项研究分别将阿特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早中期NSCLC病人的辅助治疗,可喜的是,几项研究结果均显示不同程度临床获益。其中阿特珠单抗启动最早,研究历时最长,也最引人瞩目;特瑞普利单抗研究则是由中国研究者团队设计完成。
晚期NSCLC领域
重头来了,晚期NSCLC领域病人最多,靶向和免疫治疗方案犬牙交错,向来是疗效数据对比的中央舞台。
靶向治疗之RET融合阳性领域
RET融合阳性涉及大约1%-2%的NSCLC患者。卡博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和凡德他尼等多靶点激酶抑制剂都曾在RET融合阳性患者中进行过探索,但它们特异性都不强,导致客观缓解率(ORR)最高者仅为53%,且副作用明显。
当下,RET融合阳性NSCLC治疗领域两强相争。一个是基石药业的品种普吉华,它的RET融合阳性二线疗法适应症已于今年三月在中国获批,销售额已超过万,且计划将申报一线疗法适应症;而另一个是礼来塞尔帕替尼,中国获批时间大概率比前者晚一年左右。两者前期公布的数据都远好于其他品种,但普吉华在商业上已占据制高点。
他们的中国患者数据比较如下。
(1)基石药业普吉华
9月9日,周清教授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普吉华治疗晚期RET融合阳性NSCLC中国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其中不但有二线治疗数据,也有全球首次发布的一线治疗中国患者数据,结果非常棒:
可评估的二线治疗患者33例,确认的ORR为66.7%,DCR为93.9%。
可评估的一线治疗患者30例,确认的ORR为80%,DCR为86.7%。
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是吴一龙教授,他对普吉华成为国内一线治疗RET融合阳性NSCLC患者新的标准治疗充满信心。
(2)礼来塞尔帕替尼
陆舜教授在大会上报告了塞尔帕替尼的中国注册性临床试验LIBRETTO-的数据,所有可评估反应的NSCLC患者(45例病人,含二线治疗患者34例,一线治疗患者11例)中,确认的ORR为66.7%。
靶向治疗之EGFR领域
EGFR突变人数众多,因此靶向药数量也多,现在已经开发到第三代。从第一代的吉非替尼到第三代的奥希替尼,耐药问题伴随着新药研发层出不穷。
张力教授在大会上报告了亚盛医药品种APG-联合奥希替尼用于EGFR靶向药物耐药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在未经奥希替尼治疗过的22个患者中ORR达到59.1%,在奥希替尼发生耐药的20个患者中ORR也有15%。该研究对奥希替尼耐药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启示。
另有两项EGFR领域的进展也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