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胃癌靶向治疗更新
TUhjnbcbe - 2025/1/3 18:10:00

在我国80%以上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氟尿嘧啶和铂类联合治疗是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其不良反应较为突出。随着对胃癌基因序列、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的热点。

胃腺癌病人常规检测的分子标记物主要与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相关。H高通量测序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手段。

针对胃癌病人,应用高通量测序的目的主要在于:筛查遗传易感基因、筛查化疗药物敏感性、筛查HER2阴性病人其他靶点药物、检测MSI及TMB。

继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获得成功后,阻断不同关键途径和免疫检查点的新药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

1、抗HER2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家庭,也称为ErbB受体,含EGFR(又称HER1)、HER2、HER3和HER4四个成员,这些受体在控制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是必不可少的。HER2受体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HER2不与特定的配体结合,通过与其他HER家族成员的异源二聚体传递细胞生长信号,异常的HER2蛋白过表达与一些人类妇科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以及肺癌、胃癌和膀胱癌等非妇科癌症有关,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因此,HER2是多种癌症治疗的靶点。

HER2介导的信号通路可通过配体激活的EGFR或HER3形成异源二聚体反应,也可以通过癌症中存在的高浓度同源二聚体反应而激活。这些二聚体反应会导致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引发下游信号级联,如PI3K/AKT信号,Ras/MEK/ERK信号级联,调节细胞存活、增殖、分化、运动、凋亡、侵袭、迁移、黏附和血管生成。

1.1曲妥珠单抗

曲妥珠单抗是首批开发的靶向药物之一,是一种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新的CSCO(TheChinese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胃癌临床指南、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和NCCN(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胃癌临床指南均推荐单抗联合氟尿嘧啶或铂类用于HER2高表达转移性腺癌的一线治疗。

曲妥珠单抗与HER2受体的细胞外区域结合,抑制HER2同源二聚,从而阻止HER2介导的信号转导,并且促进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导致表达HER2的细胞死亡。一项在24个国家的个中心进行的国际Ⅲ期随机对照试验ToGA表明,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作为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新标准选择。

Zhang等选取了20医院治疗的存在化疗难治性进展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6次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为13.8个月,明显长于接受<6次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9.5个月。曲妥珠单抗治疗≥6次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7.8个月,明显长于<6次治疗患者的3.7个月。Soularue等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曲妥珠单抗、mFOLFOX6(oxaliplatin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癌靶向治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