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国产首个抗癌硼药,预计2023年应用临床
TUhjnbcbe - 2023/9/24 21:02:00

年已经过了一半,大家都在惋惜时间过得飞快,然而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对国产首款抗癌硼药的期待则越来越大。

据悉,早在年年底,重庆高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研发出BPA硼药,并预计年可应用于临床,并声称这款药物可以在30分钟内清除掉癌细胞,目前主要被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神经胶质瘤、脑癌和黑色素瘤等。

而在价格方面,官方预估将控制在10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很多患者可以接受,10万块钱换一次重生,谁都会心动。

而这款硼药预估年上市应用,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

很多患者对这个药物的功效治疗癌症种类比较好奇,今天医生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有关Bpa硼药的一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癌症:

要说“癌”就得从“喦”这个字说起,“喦”同“岩”,加了个病字头的“癌”则顾名思义是“如同岩石一样的病”。

早在北宋年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中就出现了这个字,不过当时将它归于“痈疽”一类中,泛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本来“癌”与“炎”应该是同音“yan”,但是后来为了与“炎症”的“炎”区分开,故改读音为“ai”。

它的“英文名”叫cancer,在希腊语中的原意为“螃蟹”,因为癌的“经典造型”就是向四周“延伸”出很多根血管的肿块,形似一个多足的螃蟹。

诱发因素:

1、外界因素

(1)化学因素: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氨基偶氮类、亚硝胺类、真菌*素和植物*素等,可诱发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

(2)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如X线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滑石粉与胃癌有关,烧伤深瘢痕和皮肤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生癌变等。

(3)生物因素:主要为病*,其中1/3为DNA病*,2/3为RNA病*。DNA病*如EB病*与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有关,人类乳头状病*感染与宫颈癌有关,乙型肝炎病*与肝癌有关。

RNA病*如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与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也有关系。

2、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真正直接遗传的肿瘤只是少数不常见的肿瘤,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增加了机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和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如结肠息肉病、乳腺癌、胃癌等。

(2)免疫因素: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如丙种蛋白缺乏症患者易患白血病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肾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肿瘤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恶性肿瘤发生于免疫机能“正常”的人群。

(3)内分泌因素:如雌激素和催乳素与乳腺癌有关,生长激素可以刺激癌的发展。

国产首个抗癌硼药,预计年应用临床,它适合哪类癌种?

——什么是抗癌硼药?

年11月23日,重庆金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研发成功首个BPA硼药物,主要针对黑色素瘤、脑癌、胶质瘤等恶性肿瘤。

据悉,BPA硼药最快可在30分钟内清除癌细胞,实现癌症治愈,官方预计治疗费用将控制在10万元左右。目前,金高生物代号“GJB01”的BPA硼药已完成中试,进入生产审批申请阶段。

此前,日本已于年率先启动全球首个BNCT装置的临床应用,全球首个硼药物Steboronine正式研发成功,它主要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性头颈部肿瘤。

不久后,日方宣布BNCT正式接收患者,治疗费用约为30万元,令人惊讶的是,BNCT也被纳入医疗保险,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据项目负责人蔡介绍,GJB01的总体指标与日本已上市的Steboronine一致,有望在年成为国内首个BNCT抗癌硼药物并投入临床使用。

BNCT硼药有望以更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它适合哪类癌症?

BNCT硼药技术通常应用于治疗神经,胶质瘤,脑癌及黑色素瘤,尤其针对脑部胶质瘤的效果十分突出。

临床进行普通放化疗的脑胶质瘤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但通过硼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60%。而该技术也在慢慢推进,改变完善,相信越来越多癌症可以也有如此突出的技术成分。

除此外,硼药对于治疗喉癌,甲状腺癌,口腔癌的效果也非常突出,等上市之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有何优势?

硼药抗癌的机理,是通过先向人体内注射硼药,提前在癌细胞内聚集,然后释放射线,产生“精准打击”的抗癌效果。和普通的放疗相比,能够减轻对周围其他正常组织的伤害,减轻患者可能在放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更好的保护患者的健康。

这种新型的BNCT疗法就像是给癌细胞装了一个“定位器”,它们主动的将定位器绑在身上,然后通过中子射线去寻找这些定位器,找到硼药后,两者相互反应,产生核反应,释放出射线,在局部对癌细胞产生杀灭。

你是否也期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产首个抗癌硼药,预计2023年应用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