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肺癌去化疗或非奢望医生做患教,原来
TUhjnbcbe - 2023/7/14 21:24:00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经典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与它相伴的脱发、呕吐、肝损害等副作用,常让肿瘤患者苦不堪言。近日,在医院举行的“新生可达-白求恩·肿瘤患者教育”项目启动暨患教在线讲座上,医院东院副院长、胸外科陈振光教授指出,随着靶向药物、免疫疗法以及新出现的“免疫治疗药物+血管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取得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肺癌“去化疗”或许不再是奢望。未来,肺癌患者有望获得*副作用更少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医生投身患者教育项目,但在资深科普达人陈振光看来,好的科普患教有很多讲究,需要医生换说法、换思维。

肺癌治疗呈现两大趋势

肺癌常年稳居世界高发肿瘤的第一位,去年才被乳腺癌超越。“近几年来,肺癌发展呈现两大趋势。”陈振光表示,第一个趋势是晚期肺癌在所有肺癌患者中所占比例在减少,早期肺癌所占比例相应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好。外科手术目前是强调精准、精确、微创,对患者的损伤小。

第二个趋势是药物治疗更新迭代。以往肺癌的药物治疗等同于化疗。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进入临床,肺癌患者的疗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陈振光指出,靶向治疗针对有基因突变的患者,往往能在用药2-3个月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存在着后续治疗耐药的问题,需要更换药物。“免疫治疗给了我们新的惊喜。上周我们有个肺癌患者,由于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整个颈部都走形了。经过两个周期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以后,他的体形恢复正常,脖子也‘消肿’了。”他表示,随着药物研发的进展,“去化疗”或将成为肺癌治疗的大趋势,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患者不需要用化疗药了,可以直接采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或者采用不需要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例如免疫治疗药物联合血管靶向药物,当然这些目标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

医生做肿瘤患教要先“换个说法”

当天的患教项医院、医院和医院举行,介绍了肺癌的防治知识、最新技术进展,如何应对癌症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陈振光指出,肿瘤患教要向患者和家属传递几个重要信息。“使用新疗法时,患者有知情权,要了解他花了这笔钱以后,能得到什么疗效,不能让医生说用什么药物就用什么。”陈振光表示,很多新疗法使用的药物尚未进医保,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患者要算好“经济账”。

对于肺结节,患者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矛盾局面:A医生说做手术,B医生说做观察,C医生说支持A医生做手术,D医生又说做观察,究竟怎么办?“我们希望肿瘤患者教育项目能给患者和家属指引,让他们在治疗时能够有所选择。”陈振光指出,该项目在介绍肺结节、肺癌、食管癌、头颈部肿瘤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等防治“入门知识”之外,还将向患者传递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治疗方案的具体适应证和副作用。

作为网络知名的资深“科普达人”,陈振光对刚刚接触患者教育的年轻同行们也有一些建议。“做科普一定集中在某个点,从老百姓熟悉的角度切入,要‘换个说法先’。”他举例说,很多患者关心的是“肺癌免疫治疗期间能否喝茶,做完手术能否吃烤鱼、牛肉、海鲜”这样充满烟火气的问题,但恰恰是医务工作者容易忽视的。有些年轻同行做科普,爱讲“肺癌的免疫治疗会发生什么*副作用,会获得百分之多少的总生存”等学术名词,“我们做科普一定要接地气,才能更好地解答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科普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服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何旭鹏图

视觉中国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

1
查看完整版本: 肺癌去化疗或非奢望医生做患教,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