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
说起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它们的名字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要么是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这样不知道怎么发音的英文名,或者是帕博利珠单抗、阿特朱单抗这样生硬的译名。
为方便称呼人们发明了K药、T药、O药、I药这样的简称,但听起来也挺让人迷惑:这些药到底是什么?肺癌患者适合哪一种呢?这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简洁明了的用药指南。
什么是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药物和传统的化疗药物不一样,不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通过增强免疫系统里杀手T细胞的活性,让杀手们更好地执行杀灭肿瘤细胞的任务。
PD-1本是杀手T细胞的“刹车”机制,杀手太厉害,不能不受管制,以免误伤自身。而正是这一点被狡猾的肿瘤细胞利用:杀手T细胞本来接到了来自细胞表面受体(Tcellreceptor)的指令,准备执行任务;但肿瘤细胞用自己的PD-L1去结合T细胞表面的PD-1,将之”封印”。PD-1/PD-L1抑制剂可以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解除杀手细胞的封印,好让它们重新执行任务,消灭肿瘤细胞。图片改编自NationalCancerInstitute
肺癌里的PD-1/PD-L1抑制剂药物概览
PD-1/PD-L1抑制剂药物主要用于没有EGFR/ALK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目前为止有五款PD-1/PD-L1抑制剂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或者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肺癌治疗。
过去五年来,这些PD-1/PD-L1抑制剂药物对肺癌的治疗效果在三期临床试验里被反复验证,相继被批准用作肺癌的一线或者二线治疗药物。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对于不同的肺癌,这些药物的表现如何。
肺癌里的PD-1/PD-L1抑制剂药物概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如果肿瘤PD-L1表达水平高(≥50%)的话,K药或T药可以单独用作一线治疗。
虽然FDA和NMPA也批准了K药用于PD-L1表达≥1%的肿瘤的治疗,但是总体上来讲,PD-L1表达水平高的病人,单用效果才好。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选择:肿瘤PD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PD-L1低表达:联用化疗或者CTLA-4抑制剂
不过,多数时候PD-L1在肿瘤里的表达并不是很高——在K药和T药的临床试验里,只有不到40%的肿瘤里有PD-L1的高表达。
这种情况下,可以将PD-1/PD-L1抑制剂药物和化疗药物,或者和CTLA-4抑制剂(CTLA-4是另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点)联用,甚至可以三种一起联用,用作一线治疗。
对于非鳞状细胞肺癌的联用治疗选择,目前有三种:K药,T药,和艾瑞卡。
K药联用Platinum/Pem
T药联用Carbo/(nab)Pac或bevacizumab,carboplatin,andpaclitaxel(BCP)
艾瑞卡联用Carbo/Pem
另外还有临床试验(IMpower)正在评估T药和Platinum/Pem联用对于非鳞状细胞肺癌的效果,目前数据很希望,但仍需更多时间。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选择:PD-1/PD-L1抑制剂联用化疗
除了化疗,另一种PD-1/PD-L1抑制剂O药(Nivolumab),能和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Ipilimumab)联用,用来治疗那些PD-L1表达水平不高的非小细胞肺癌。
此外,还可三管齐下,将O药、伊匹单抗和化疗联用,对付那些不表达PD-L1的非小细胞肺癌。
下面总结一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抑制剂一线治疗选择: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选择
PD-L1高表达怎么选,单用还是联用?
现在我们知道,如果肿瘤PD-L1很低的话,要将PD-1/PD-L1抑制剂和其他疗法联用。如果肿瘤PD-L1高表达呢?单用还是联用?
目前还没有前瞻性的研究来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有一些分析显示,K药联用化疗的话,比起单用K药,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有所提高,但是总生存期没什么变化;
并且,联用疗法会造成更多的副作用,毕竟是药三分*,更何况是加上化疗这样的药物。所以,目前的临床惯例是,如果病人的肿瘤负担重;
或者存在超进展(经免疫治疗后病灶体积不减反增)的风险(比如MDM2/4),联用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病人状态不好,或者年龄超过70岁,单用可能就足够了。
除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他肺癌能用PD-1/PD-L1抑制剂吗?
虽然目前PD-1/PD-L1抑制剂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但并不局限于此。
T药和I药(Durvalumab)联合化疗都能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此外,I药还能用于治疗三期非小细胞肺癌,对于经过了放疗加化疗的三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药可以显著延长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脑转移的风险也显著降低。
结语
这次我们总结了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肺癌治疗的使用指南,总结如图。目前还有不少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我们下一次再来介绍最新进展。
声明:本资料中所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循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