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肺癌是中国第一大癌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这其中,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ALK+NSCLC)又被称为“钻石突变”,是比较少见而凶险的亚型,55%的ALK阳性晚期患者会出现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威胁生命。近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启动“肺癌罕见靶点精准诊疗项目”,并获得武田中国的支持,多方共同推进中国肺癌精准诊疗水平提升。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数接近例。目前,此类患者仍存在迫切的临床需求亟待满足。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表示:“患者通过靶向药物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目前针对ALK融合类型及耐药突变的治疗仍存在需求缺口,患者迫切需要更多创新有效的治疗药物来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包括ALK阳性突变在内,近年来,越来越多罕见靶点及对应靶向治疗药物的发现,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更多治疗选择,也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疗策略提出了更精准化、个体化要求。
同济大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表示:国内肺癌患者基数庞大,因此罕见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临床需求不容忽视。肺癌罕见靶点精准诊疗项目将帮助更多临床医师用上、用好前沿的规范化诊疗武器,有望让更多患者获得相应规范化治疗。
脑转移是ALK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既往治疗药物对脑转移控制效果存在局限。靶向药布格替尼克服了这一临床难题,可缓解颅内病灶,帮助近四分之三的初治脑转移患者实现4年以上的长期生存,有望帮助患者实现长期可控可管理。
医院韩宝惠教授表示:“全球III期临床试验ALTA-1L研究证实,布格替尼可使患者经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年,研究者评估的中位PFS超过30个月,充分证明了其整体疗效,因此被NCCN指南作为ALK阳性晚期NSCLC治疗的一线优选推荐。”
为进一步促进肺癌精准诊疗发展,“肺癌罕见靶点精准诊疗项目”同步启动,该项目旨在医院设立肺癌罕见靶点精准诊疗中心,医院为核心的区域肺癌罕见靶点诊疗联盟,从而沉淀和推广肺癌罕见靶点诊疗经验,共同促进中国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肺癌诊疗领域权威专家就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与规范化诊疗等议题进行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