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5%,是所有肺癌亚型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亚型,其5年生存率只有5%。高转移、易耐药是小细胞肺癌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由于小细胞肺癌的高转移性,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生远端转移,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幸运的是,小细胞肺癌对化疗非常敏感,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其体内肿瘤会发生显著消退。因此,与绝大多数实体瘤不同,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不是手术而是化疗,而这直接造成了小细胞肺癌样本的获取非常困难,对小细胞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造成巨大的障碍。更令人头疼的是,虽然小细胞肺癌一开始对化疗高度敏感,其耐药性很快就会出现从而导致肿瘤复发。
由于没有后续有效的治疗药物,复发患者在医学伦理的限制下很少能够接受活检,而这些耐药样本的匮乏进一步造成目前对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理解严重不足;机制认知的不足又对开发后续新的治疗手段造成障碍,最终导致小细胞肺癌研究领域陷入了“临床样本难获取-耐药机制不清-缺乏有效后续治疗手段-临床样本难获取”的死循环。显然,打开这个死循环的关键还是在于临床样本的获取。
为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必须在深入研究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机制的基础上找到能够有效克服其耐药性的临床用药,才有可能在医学伦理的框架下进行耐药样本的获取并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了实现这一点,国际上一直努力尝试在患者体外建立能够真实模拟临床小细胞肺癌耐药过程的小鼠模型,比如建立患者来源肿瘤的小鼠移植瘤模型(PDX)并通过持续给药来模拟临床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过程,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来深入理解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并提出潜在的治疗策略。
尽管近年来国际上在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能够用于克服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的临床用药报道。
年4月21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研究组在NatureCancer期刊在线发表了中题为:Therapeutictargetingofthemevalonate–geranylgeranyldiphosphatepathwaywithstatinsover